容纳集团有信心在未来的时间里将自己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绿色能源企业。从短期看,与其让这些光伏巨头国有化,还不如让他们“透明化”,强化监管的同时,充分评估风险后,对其施以援手,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从中长期看,输血不如造血,尽快大规模启动国内市场,为这些企业的产能找到出口。当然,光伏巨头们也要练好内功,在强化技术创新的同时,尽快补上管理这块短板。只有管理和技术“双优”的企业,才能从容应对行业景气的波动。
欧美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使中国光伏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那么,面对这空前的挑战,国内光伏企业到底受到了多大的影响?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还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突围?本报驻各地记者通过对一线企业、政府部门、商协会以及相关专家的采访,力争为广大读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信息。“中国光伏企业将面临退出市场的危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金淦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此形容当下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危机。而这一危机,直接来自商务部日前做出的一纸终裁。根据终裁,商务部认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企业反倾销税率从18.32%到249.96%不等,反补贴税率从14.78%到15.97%不等。